炒股资金配资 如何通过投资端改革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发布日期:2024-12-20 01:38    点击次数:72

炒股资金配资 如何通过投资端改革吸引长期资金入市

  周天芸(中山大学国际金融学院教授、高级金融研究院研究员)

  近日,中国证监会主席吴清在第三届国际金融领袖投资峰会上表示,突出加快推进投资端改革。资本市场发展要考虑融资的需求,更要考虑投、融资两方面的平衡发展,融资端和投资端是资本市场功能的一体两面,以融资端改革为切入口,逐步推进资本市场投资端改革,才能形成投融资功能良性循环的生态。

  资本市场的投资端改革应从多方面积极推进,核心是要求上市公司和相关专业投资管理机构提高质量,严格要求上市公司主动作为,修炼“内功”,聚焦主营业务,提高治理水平,提升创新能力。针对不同机构投资者的特点分类施策,推动完善保险、理财、养老金等各类中长期资金长周期考核、税收优惠、会计核算等配套制度机制,吸引中长期资金入市,形成资本市场功能充分发挥、各类资金保值增值、助力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高效、协同局面。

  今年9月,中国证监会会同中央金融办出台推动中长期资金入市的指导意见,打通影响长期资金投资的制度障碍,释放与资本市场的适配性,针对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的堵点、痛点,提出三方面的举措:一是建设培育鼓励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生态;二是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三是着力完善各类长期资金入市配套政策制度,并针对险资、社保基金、企业年金、各类养老金、理财等五大类“长钱”进行制度安排,丰富资本市场产品工具,提升投资交易便利性,构建“长钱长投”市场生态,打通社保、保险、理财等资金入市堵点,引导社保、保险、年金等长期资金配置A股。

  资本市场生态方面,要完善适配长期投资的资本市场基础制度,完善中长期资金交易监管,完善机构投资者参与上市公司治理配套机制,推动与上市公司建立长期良性互动。上市公司方面,提高上市公司质量,鼓励上市公司回购增持,有效提升上市公司投资价值。严厉打击资本市场各类违法行为,持续塑造健康的市场生态。同时,加快“出清”步伐,“常态化”退市是全面注册制市场的必要制度,是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的制度基石,是价值投资和专业投资的制度保障。只有应退尽退,才能实现优胜劣汰、优化资源配置。险资方面,应培育壮大保险资金等耐心资本,打通影响保险资金长期投资的制度障碍,完善考核评估机制,丰富商业保险资金长期投资模式,完善权益投资监管制度,指导国有保险公司优化长周期考核机制等。

从国家战略看,“健康中国”正在深入推进,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要保障和改善民生,健全可持续的多层次社会保障体系,积极发展商业医疗险”。“十四五”全民医疗保障规划鼓励保险公司开发与基本医保相衔接的商业健康险产品,更好覆盖基本医保不予支付的费用。

公告显示,该债券简称为“24北辰科技SCP002”,债券代码为012480625,发行金额5亿元人民币,起息日为2024年2月28日,发行期限为270天。

  权益类公募基金方面,大力发展权益类公募基金,支持私募证券投资基金稳健发展。加强基金公司投研核心能力建设和风险控制能力,制定科学合理、公平有效的投研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引导基金公司从规模导向向投资者回报导向转变,为投资者创造长期稳定收益。丰富公募基金的可投资产类别,建立ETF指数基金快速审批通道,持续提高权益类基金规模和占比。同时,鼓励私募证券投资基金丰富产品类型和投资策略。推进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大力发展权益类基金特别是指数化投资,降低养老金、银行理财、保险资金等中长期资金的投资成本,吸引各类长期资金通过公募基金增加权益类资产配置,推动权益类基金发展,为公募基金行业更好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和居民财富管理需求、促进资本市场平稳健康发展提供充足资金和良好环境。

  配套政策制度方面,要优化税收、会计等政策,税收、会计规则往往影响企业年金等资金的入市积极性,企业年金运作较为复杂,各地区、各企业差异较大,目前年金计划需要缴纳较高的所得税,相当于加征资本利得税,可能对企业年金通过投资增值产生影响。也应考虑适当放松投资比例限制,投资比例亦是制约长期资金入市的因素。社保、银行、保险机构在权益配置比例方面约束较多,可能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长期资金入市的潜能,亟待配套政策加以解决。制定公募基金行业费率改革方案,指导公募基金行业稳妥有序开展费率机制改革。

  长期资金投资运作专业化程度高,稳定性强,能够有效缓解市场短期波动炒股资金配资,发挥资本市场“稳定器”“压舱石”的作用。在经历市场的长期波动后,应通过供给端的改革框架,侧重资本市场的政策端口,利用多种举措引导长期资金提高权益投资比重,提升中国证券市场的投资稳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