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10倍股票配资
THECAPITAL
宜宾凶猛。
本文 4369 字,约 6.2 分钟
作者 | 千然 编辑 | 吾人
来源 | 融中财经(ID:thecapital)
2025 年开年,宜宾便带着" 600 亿"重磅来袭。
近日,四川省宜宾市召开产业投资基金群发布会,聚焦新能源、新材料、数字经济等产业,发布总规模超 600 亿元的产业投资基金矩阵和首期榜单,邀请优秀基金管理机构参与宜宾新一轮产业投资基金组建,充分发挥基金在项目推荐、股权投资方面的优势,推动宜宾产业建圈强链。
"我们拟整合已组建的 18 只、300 亿元存量基金群,拓展未来 3 年内超 300 亿元增量基金群,打造总规模超 600 亿元的投资发展基金矩阵。"发布会上,宜宾市相关负责人直接抛出"基金绣球"。
此次发布的产业投资基金群,是宜宾持续优化招商引资方式,坚定"一蓝一绿"产业方向的重要举措,基金招商由项目导入的 1.0 时代向投引并重的 2.0 时代转段升级,以推动产业建圈强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产业投资基金群发布会的规模之大、规格之高,令人瞩目。现场更是云集 IDG 资本、中金资本、力合资本、晨道资本、四川产业振兴集团、四川省产业引导基金、中信建投、博华资本等近 80 家机构身影。
春节,是阖家团圆的温馨时刻,但对投资人来说,也是一个难得的调研和布局的黄金时期。
毫无疑问,在" 600 亿基金矩阵"的吸引下,不少投资人已然将目光投向了有"中国动力电池之都"之称的宜宾身上,甚至宜宾已经迎来了第一批出差的投资人。
超 600 亿产业集群
半个投资圈都来了
这是 2025 年第一个产业基金群。
宜宾在年初发布的这个基金矩阵,主要包括存量基金和新设基金两个方面,各为 300 亿元。
在 18 只 300 亿元存量基金群中,宜宾特别引入了 IDG 等头部资本组建管理 7 只基金,规模 221 亿元,重点对外拓展产业朋友圈,宽口径导入优质项目,市场化开展投资研判,在做好国资保值增值的同时,开展股权投资。同时,宜宾立足本地重点产业和企业,组建了 11 只基金,规模 79 亿元,重点筛选市内外优质项目,做好股权投资和投后管理,对落地项目做好产业服务。
而 300 亿元新设基金,则主要由宜宾发展集团和五粮液集团发起设立,围绕主责主业,聚焦重大战略、重点领域、重要技术,引领各类长期资本聚焦科技属性、技术价值、新兴领域开展有效投资,带动形成产业投资资本集群。
宜宾发展集团发起设立基金群,有 50 亿元区域产业发展基金群、20 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群、50 亿元高质量发展基金群。五粮液集团发起设立基金群则包括超 160 亿元母子基金和 20 亿元直投基金。
当天会上首期发布了 13 只、总规模 196 亿元的基金合作榜单,主要包括 25 亿元区域产业发展基金群、10 亿元科技成果转化基金群及五粮液普什产业发展基金群等。五粮液普什产业发展基金群共 5 只基金,规模 136 亿元,重点投向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领域。
除以上基金群外,宜宾发展集团还正在推动设立 25 亿元高质量发展基金群,主要涵盖 20 亿元产业并购基金,拟围绕宜宾" 4+4+4 "现代化产业体系开展项目并购;5 亿元新能源应用基金和民营经济发展基金,拟重点与电力企业、社会资本合作,在全国范围内投资光伏发电、新型储能等新能源应用场景类项目,并为宜宾优质中小微民营企业提供资金支持。
四川身处西南,过去很长一段时间被当作"创投荒漠",但该超 600 亿元产业投资基金矩阵一出,已如同一颗石子投入平静的湖面,激起了层层涟漪,吸引了半个创投圈的目光。
在创投领域低调许久的宜宾,在 2025 年势必也不能再低调了。
宜宾的这一举措,也标志着其在产业招商模式上的重大升级。从项目导入的 1.0 时代向投引并重的 2.0 时代转段升级,宜宾正以基金招商的新模式,推动产业建圈强链、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对于投资人来说,这无疑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投资机会,值得深入关注和积极参与。
值得一提的是,近年来随着基金招商模式的兴起,产业投资基金作为推动经济发展的新生力量,在科技创新、产业结构优化、区域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全国引导基金遍地开花背景之下,宜宾也在快马加鞭构建自己的产业圈。
自 2021 年底以来,宜宾聚焦壮大产业规模、完善产业生态积极开展基金招商。目前,宜宾已发展为全国同类城市中产业基金投资最活跃、布局最完整的地区之一。
宜宾力量,已然不容小觑。
从"五粮液"到"宁德时代"
在该超 600 亿产业基金群中,合作发起 300 亿元新设基金的"五粮液集团"显得尤为瞩目。
显然,这也并非五粮液在创投圈的首次出手。
五粮液在创投圈的布局可以追溯至 2017 年。当年 8 月,由五粮液持股 56% 的宜宾五粮液基金管理有限公司(曾用名:宜宾五粮液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投资基金管理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五粮液基金")成立,是一家以从事资本市场服务为主的企业。
2018 年 4 月,五粮液集团在成立五粮液基金后不久,便将"金融投资"确定为五粮液的集团发展战略。彼时,五粮液在召开的党委会议上,重点研究部署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推进落实举措,其中便有"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建设国企党建的新标杆,加快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完善法人治理结构,推进集团公司向国有资本投资运营平台转型。"
作为宜宾本地龙头企业,且大股东为宜宾市国资委,五粮液也早已和宜宾市深度捆绑在创投圈有所涉猎。从 2017 年起,五粮液先后联合川创投、成都产投、宜宾市科教产业投资集团等设立多只基金,如宜宾市高端成长型产业投资引导基金、宜宾五粮液乡村振兴发展基金、宜宾人才创新创业股权投资基金等。值得一提的是,宜宾五粮液乡村振兴发展基金也是全国首支乡村振兴基金。但从占股比例和参与程度上来看,出资规模小的五粮液更像是"捧个场"。
而进入到 2023 年以来,五粮液在创投圈直接开始密集出手。
2023 年五粮液先后成立了三只私募股权基金,在 2024 年更是直接出资 100 亿元设立了四川普什产业发展基金合伙企业(有限合伙)。
2025 年开年,五粮液集团又出手了。
宜宾此次新设的 300 亿基金群中,五粮液普什产业发展基金群共 5 支、规模 136 亿元,重点投向智能制造、新材料、新能源、智能网联汽车等重点产业领域。具体来看,100 亿元链主企业合作产业基金,重点与大型央国企、产业链主企业合作设立;20 亿元普什产业并购基金,重点关注行业头部、上市公司等收并购机会;以及 9 亿元的润普基金、6 亿元的弘材创投基金和 1 亿元的和美智行基金。
当然,在宜宾做"金融投资"的产业资本也并非五粮液,"宁王"早几年也来了。
近年来,在全球绿色低碳转型的大背景下,宜宾抢抓"双碳"发展机遇,大力发展动力电池产业,以"一流朋友圈",构建"一流产业生态圈",通过基金招商、产业链招商、会展招商等方式招大引强,特别是充分发挥四川时代"链主"企业"强磁场"效应,紧扣"链主 + 配套 + 应用"发展思路,引进集"上游原材料—新能源汽车—电池回收"的绿色循环全产业链项目 120 余个,形成了以三江新区为核心、各县(区)为支撑的" 1+N "产业布局。
在动力电池领域连续多年称王的宁德时代,在宜宾也逐年加大投资力度。
坐落于宜宾三江新区的四川时代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四川时代")是宁德时代的子公司,2019 年落户宜宾,项目规划 10 期,总占地面积超 6000 亩。目前,四川时代 1、2、3、5、6 期、7 期(时代长安)和时代吉利,共 7 个工厂已建成投运,建成产能 180GWh。
作为宁德时代主要生产基地之一,宜宾已经连续两年动力电池销量稳定占全国 15% 以上,外界更是称之为"中国动力电池之都"。宜宾动力电池产业产值,也从 2020 年不足 20 亿元蝶变至 2023 年千亿级产业集群。
"酒都"正成为"新能源重镇"
随着宁德时代在宜宾的批量落子,这座城市产业渐渐发生了改变,素有"中国酒都"美誉的宜宾,正往"新能源重镇"之路转型。
2016 年,宜宾提出了"产业发展双轮驱动"战略,在此战略下,2017 年,宜宾引进锂宝新材料、光原锂电项目,正式进入动力电池产业领域。
经过持续的布局和发展,宜宾吸引了全球动力电池巨头"宁王"宁德时代的注意。究其原因,宜宾不仅有丰富的水电资源,也拥有煤电资源,尤其是在可再生能源上优势显著,能满足像宁德时代这样的新能源企业对高比例的绿电要求。
宜宾市以敏锐的嗅觉和强大的信心决心抢抓机遇,依托宁德时代在宜布局全球最大动力电池生产基地的优势,围绕"链主"企业四川时代,迅速完成全产业链布局。继宁德时代之后,德方纳米、贝特瑞、科达利、格林美等动力电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先后来到宜宾投资建厂。目前已初步形成从基础锂盐生产到电池总装制造,再到电池回收循环利用的绿色闭环全产业链生态体系,已成为全国生态体系最完整、配套协作能力最强的动力电池产业集聚区之一。
除了动力电池产业外,宜宾在光伏产业上也在蓄能腾飞。
2022 年 3 月,光伏企业英发德耀落户宜宾。同年 11 月,"宜宾造"首片高效单晶硅太阳能电池片下线。宜宾光伏产业由此实现"零的突破"。此后,四川高景、四川东磁、和光同程、四川丽豪、四川高测、正泰新能、福莱特等光伏企业先后落户宜宾。
值得一提的是,在刚过去的 2024 年,宜宾还从过去" 1+4+4 "的发展模式,发展为新的" 4+4+4 "产业格局。
在过去," 1+4+4 "的发展格局指的是发挥白酒行业的特色优势,打造以动力电池、新能源汽车、光伏、智能终端在内的 4 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和包括装备制造、先进材料、能源、建材的 4 大传统优势产业。
而新的" 4+4+4 "战略更加注重产业升级和未来潜力挖掘。其中,四大主导产业包括优质白酒、动力电池、晶硅光伏以及数字经济产业,这些产业不仅体量庞大,更在技术水平和市场竞争力上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同时,四大传统产业和四大未来产业的加入,使得宜宾的工业体系更加完善和多元化。
从" 1+4+4 "到" 4+4+4 "的转变,彰显了宜宾在工业升级路上的数字化脉络。这是宜宾构建现代化工业体系的科学规划,也是其必经之路。如今,宜宾已在这条道路上取得了显著的成果。四大主导产业聚集成势,形成了强大的产业集群。无论是优质白酒、动力电池,还是晶硅光伏和数字经济,都展现出了强大的实力和潜力。
宜宾正以五粮液集团为龙头,引领优质白酒产业持续发展,打造富有根植性的本地产业生态。同时,在动力电池产业方面,宜宾已构建了全产业链生态圈,成为全国动力电池产业链最全、配套能力最强的地区之一。当前,宜宾正致力于推动四川时代与整车企业的深化合作,以做强产业龙头,并聚焦固态电池等前沿技术,抢占未来市场的先机。
在晶硅光伏产业领域,宜宾成功引进了硅料、硅棒、硅片、电池、组件等产业链核心环节,以及光伏玻璃、电子银浆等配套产业,落户项目总数超过 30 个,实现了全产业链的布局,并在综合产能方面位居全国前列。预计未来两年,该领域的产值将达到千亿规模。
在数字经济产业方面,宜宾致力于推动产业数字化和数字产业化的发展。智能终端产业正逐步向数字经济领域延伸,2023 年的营收有望突破 600 亿元,增长率保持两位数,成功跻身"全国数字百强市"行列。
此外,宜宾的传统产业也正在经历迭代转型。在可期的前景指引下,一切按部就班稳步前行。
正所谓栽下梧桐树,引得凤凰来。自 2021 年积极开展基金招商以来,宜宾通过合作资本推介,成功签约落地项目 34 个,总投资达 1063 亿元。
显而易见,一幅产业图谱正在"酒都"宜宾缓缓铺开。
END10倍股票配资